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邯郸站长网 (https://www.0310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华为王军详解HI模式车企真正的灵魂仍是造车与卖车

发布时间:2021-11-24 15:13:3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为与车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车型,这样的模式下,华为即便不造车,也将自己的标签深深地烙在了将来的很多车型上。王军对此并不避讳,他表示,HI品牌做成的目标就是,大家一看到车上有HI标识,知道是Huawei Inside,愿意买就OK了。 不过,徕卡只是相机,而
华为与车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车型,这样的模式下,华为即便不造车,也将自己的标签深深地烙在了将来的很多车型上。王军对此并不避讳,他表示,HI品牌做成的目标就是,“大家一看到车上有HI标识,知道是Huawei Inside,愿意买就OK了。”
 
  
不过,徕卡只是相机,而华为在汽车领域能做的显然要多得多。“灵魂论”背后,实际上传统车企对智能网联新时代汽车主导权的争夺,无论是曾经叱咤风云的传统大厂,还是现在冉冉升起的创业新星,谁都不想在汽车行业的巨大变局中沦为“代工厂”。
 
有车企人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车企与华为合作的风险在于,在目前的模式下,数据是共享的,而数据其实是未来智能汽车的核心——从体量上来看,华为可能会掌握众多数据,而一家车企只会掌握自己的数据。
 
但王军认为,以数据为基础的软件能力并非车企的“灵魂”,车企真正的“灵魂”还是造车、卖车方面的能力,包括品牌、车型、制造、供应链、销售等方面,这也是各个车企真正出差异点的地方。
 
  
乘用车的无人驾驶还要5-10年
 
HI方案中,最贵、最核心的在于自动驾驶技术。华为拥有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能力,链条上布局了软件算法、算力平台、芯片、传感器以及高精地图等相当全面的业务,随着相关车辆投入使用,华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迎来更快的迭代。
 
眼下,智能驾驶上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差得很远,业内关于无人驾驶能否实现也出现了不少争议。对此王军表示,乘用车的无人驾驶,华为认为未来5-10年能够实现。“我们争取快点,但确实是5-10年中间的某一天。”
 
他认为,最大的阻力还是在于技术,特别是感知技术,如果感知技术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无人驾驶会很难实现。“未来从算力的角度大家已经形成共识,需要大算力,当然并不是需要无穷无尽的算力,但感知技术确实需要不断加强,包括毫米波、摄像头、激光雷达,甚至还需要再有一个更强感知能力的传感器出来。”
 
传感器的外延在扩大,除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等,高精地图、组合定位甚至车路协同V2X也算,但是王军认为这些加起来“应该都不够”。

(编辑:邯郸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