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宇宙,希望建设更多天眼
发布时间:2021-11-02 09:52:01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互联网
导读:期待未来光学巡天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有专家提出,未来十年是光学巡天的黄金时代,国际上也早就建设了10余台810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从您的分析来看,我国光学巡天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常进:我国的光学巡天还在起步阶段。一般来讲,望远镜分为专用和通用
|
期待未来光学巡天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有专家提出,未来十年是光学巡天的黄金时代,国际上也早就建设了10余台8—10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从您的分析来看,我国光学巡天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常进:我国的光学巡天还在起步阶段。一般来讲,望远镜分为专用和通用,早期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强,即使是2米级的通用望远镜也仅有两台,一台是位于河北兴隆观测基地的2.16米望远镜,一台是位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2.4米望远镜。而拥有4米口径的LAMOST是一台专用望远镜,它只能做光谱巡天,观测银河系中的恒星,还没有进入到更深宇宙。
科技日报记者:近期关注度颇高的冷湖天文观测站,是否体现了光学巡天领域我国“自己的计划”?
常进:冷湖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我国中西部寻找到的最适合光学巡天的地点。光学天文要求大气透明度高、夜光背景小,这样的地点不是很容易找到。一方面,人类活动越来越密集,晚上的背景光很强,很难看到很暗的星空。另一方面,光学巡天不仅要求大气透明度高,还要求大气稳定,大气湍流会使光线发生偏移,导致我们观测到的星星是闪烁的。但是我们需要宁静的星星,这样在望远镜的照相底片上就会呈现一个点,对研究最有利。天文学家用视宁度来描述大气背景,冷湖是0.75角秒,与国际最佳台址同期数据大致相同。
冷湖的规划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计划在2—3年内共建,落成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未来,还有可能在冷湖建设12米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以及清华大学的6.5米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
但是冷湖并不是无限大的,需要天文学家提前做好规划,不能盲目发展,不能使它无序化。
(编辑:邯郸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